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养殖户成“牺牲品”,肉价未降已有农户开始亏损,是谁在背后捣鬼

    信息发布者:ZTL1194581
    2020-01-17 20:05:32   转载

      核心提示:每次猪周期都是资本的盛宴,也是资本壮大的机会。而农民作为生产的主体却在猪周期之中扮演救火队员的角色,功劳最大但是损失更大

      每次猪周期都是资本的盛宴,也是资本壮大的机会。而农民作为生产的主体却在猪周期之中扮演“救火队员”的角色,功劳最大但是损失更大。在未来的农业发展道路上,这种扭曲的价值观和财富观还要持续多久?是我们应该深刻思考的问题。

      肉价居高不下和养殖户亏损带给我们的反思

      在最初的时候肉类短缺,随之而来的是猪仔,鸡苗,等等价格的飞涨,有的养殖户戏称现在的一个猪仔价格都比以前的一头猪价格都高了。养殖成本的不合理上涨,其实就已经为散户亏损埋下了伏笔。但是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,如果没有外在的干扰,养殖户即使赚不到钱也不至于赔钱。

      

      我们在养殖户和终端消费市场的价格对比中发现,终端销售价格并没有回落,而且还因为新年的临近,肉类价格反而上涨了。只有一些养殖的农户出现了售卖价格覆盖不了成本的问题,这其实是极不合理的现象。这种不合理的市场现象,我认为就是市场双向选择机制开始失灵,这是非常严重的一个问题。这个问题如果得不到合理的解决,那么未来农民亏本卖不掉,市民高价买不起的问题就会越发的严重。

      

      养殖业生产环节的细分和剥离让农户养殖成为了“陷阱”

      我们很多都还记得最初的养殖业是什么样子的,一开始农民自己配制饲料,自己繁育,自己养殖有些农户甚至会自己售卖。这其实是最低风险和高收益的养殖模式。但是随着养殖业的发展,我们养殖业利润较高,风险较低的,繁育,饲料配置,以及售卖环节被逐渐的剥离出去,只有风险最大资金占压最多的养殖环节被保留了下来。

     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其实和“师从欧美”有很大的关系,欧美国家发展规模养殖的时间较早,而且在育种方面的技术也是比较先进的。我们于是就开始盲目的学习人家的生产模式,开始极力地推行养殖各个环节的专业化和规模化。本来各司其职是可以很好地减少损失,增加效益(至少欧美是这样的)但是到了我们这里就变了味道,由于养殖户,企业,销售终端没有很好的利益分配机制,最终的结果就是繁育部门和饲料配置等部门的风险转嫁给了养殖户,而养殖户本来可以通过市场的调节机制转嫁一部分风险给市场,但是却因为农户和市场没有有效的衔接,最终市场的销售渠道,反而成为了少数的养殖企业和个人的牟利工具。养殖行业彻底成为“陷阱”。

      

      养殖户成“救火队员”功劳大,损失同样大的问题要引起重视

      我们不得不承认,我们历年来的肉类价格大幅上涨的问题之所以能够很快的得到解决,都是养殖户的功劳。这一点大家是大家的共识,但是同样每一次受损失的都是这些散户,这也是客观存在的事实。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,功劳最大的人,付出最多的人,为什么得不到应有的回报?

      很多人都会说农民不懂市场,不懂经营等等各种的借口,但是我们有没有考虑过,问题是不是不在农民身上?是不是我们的市场机制分配机制出了问题?否则我们又如何解释消费者买不起,农户不赚钱的问题呢?每次我们出现类似于“猪周期”的问题就开始想起农民来了,这时候的农民就像是救火队员各种技能加身,一旦“火熄灭”了,和农民也就没关系了,这样的做法真的好吗?将来如果没有农民来救火了,我们怎么办?那时候又该“牺牲”谁呢?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